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黃斑狐鯛(Bodianus perditio)

學       名:黃斑狐鯛(Bodianus perditio)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南非到大洋南部之離島,北至琉球群島及臺灣海域等
體       長:約8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以殼很硬的底棲性無脊椎動物,例如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為食
習       性: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和岩礁的附近,且通常越過沙子和碎石區而出現在較深的海域,深度範圍在3-40公尺間,晚上在石縫中休息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背、體側黃紅色,體下半色稍淡,體上半部背鰭中央下方有一黃色垂直斑,其後另有一大型黑斑;頭紅色,具有許多金黃色斑點;背鰭第I至第VII棘黑色;餘鰭淡色或偏黃


(影片出處:Sasuke Tsujita

白舌尾甲鰺(Uraspis helvola)

學       名:白舌尾甲鰺(Uraspis helvola)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紅海、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中國大陸沿海、臺灣及琉球群島及夏威夷群島等海域
體       長:約5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習       性: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大陸棚或外礁周緣海域,通常聚集成一小群游動於底層游動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呈褐色或深褐色,幼魚時體側具暗色橫斑,隨著成長而逐漸不顯著,成魚則消失。背、臀鰭暗色或黑色,有時有淡色緣;幼魚時,腹鰭基黑色,隨著成長逐漸形成一致之白色;尾鰭暗黃色
(影片出處:Sasuke Tsujita

逆鈎鰺(Scomberoides lysan)

學       名:逆鈎鰺(Scomberoides lysan)
俗       名:
棲  息 地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溫帶海域
體       長:約10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是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習       性:主要棲息於具有清澈水質的潟湖區或近沿海礁石區;幼魚則可發現於岸邊或汽水域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延長,甚側扁。背、腹部輪廓約略相同,後頭部微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槍頭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前半呈波浪狀,無棱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1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沿側線上下各具一列6-8個鉛灰色圓斑,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影片出處:Sasuke Tsujita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菲律賓枝牙鰕虎魚(Stiphodon atropurpureus)

學       名:菲律賓枝牙鰕虎魚(Stiphodon atropurpure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區
體       長:約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附著藻類為食
習       性生活於熱帶地區,大多棲息於水質非常清澈的小型溪流,喜愛礫石底質的棲地,為洄遊性魚類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延長略成圓柱狀,頭部外型圓滑,腹鰭癒合成吸盤。雄雌魚型態不同,雄魚體青黑色,具一條帶金屬光澤的藍色縱帶,各鱗片具黑色後緣;雌魚呈米黃色,背鰭硬棘7枚;背鰭軟條9枚;臀鰭硬棘1枚;臀鰭軟條10枚 


(影片出處:香港水生物愛護會/ 香港魚類愛護會

尖頭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

學       名:尖頭塘鱧(Eleotris oxycephala)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南中國海、臺灣至日本等
體       長:約2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攝食小魚、沼蝦、淡水殼菜蛤、蜆、蠕蟲及其他水生動物
習       性暖水性淡水中、小型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河川下游或河口汽水域。游泳力較弱。冬天則潛伏在泥沙底中越冬。在生殖期時會停止攝食,多在背風的灣內及近岸淺水處的洞穴中產卵;親魚有守巢護卵的習性,直到幼魚孵化為止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色呈黃褐色而帶一些灰色,自鰓蓋至尾鰭基部隱約具有1條黑色縱帶及一些不規則的雲狀小黑斑;頭部為青灰色,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的上方有1黑色條紋,臉頰自眼後到前鰓蓋骨也有1黑色細紋;鰓蓋膜、下顎腹面以及臉頰的下方有20多個青色小點。胸鰭呈棕黃色,胸鰭基部的上、下方各有1個小黑斑;背鰭、腹鰭和臀鰭為灰色,鰭上有數列黑色點形成的縱列;尾鰭灰色,上面散佈有許多白色小點,而邊緣呈淺棕色。生殖乳突為紅棕色


(影片出處:香港水生物愛護會/ 香港魚類愛護會

克氏雙鋸魚(Amphiprion clarkii)

學       名:克氏雙鋸魚(Amphiprion clarkii)
俗       名:克氏海葵魚、三帶雙鋸齒蓋魚、小丑魚等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波斯灣、塞席爾群島、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部、中國沿海、台灣、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馬里亞納群島、諾魯、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群島、諾魯等海域
體       長:約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維生
習       性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或岩岸。與大型海葵共生,一夫一妻,夏秋之間產卵,雄雌會護卵,具有攻擊性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本魚體側有3條明顯白斑,顏色有4種以上的變化;其一全身體色深黑或黑紅色;其二頭胸黑色,尾腹紅色,中間黑紅相間;其三全身紅色;其四全身橙紅或橙黃。背鰭硬棘10~11枚;軟條14~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2~15枚


(影片出處:香港水生物愛護會/ 香港魚類愛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