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三線兵鯰(Productionspiranha)

學       名:三線兵鯰(Productionspiranha)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南美洲秘魯亞馬遜河至蘇利南沿岸淡水流域
體       長:約6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蠕蟲 , 底棲甲殼類動物 , 昆蟲和植物
習       性:棲息在底層水域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淡灰色到白色。 鰓蓋有綠色光澤。 標記是可變的三縱條紋圖案沿側線,網狀花紋頭部,尾鰭有五個垂直條紋,臀鰭斑點,背鰭有深色斑點


(影片出處:Productionspiranha

三棱糙身箱魨(Rhinesomus triqueter)

學       名:三棱糙身箱魨(Rhinesomus triqueter)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加拿大至巴西海域
體       長:約47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底棲性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習       性:棲息於珊瑚礁水域,成小群或單獨活動
毒       性:
身體特徵鎧甲與尾柄黑色且有很多的白色小斑點; 鰭與唇與基底黑色;尾鰭的末端邊緣狹窄處白色,邊緣有一條黑色條紋


(影片出處:Neville Styles

三斑麗體魚(Cichlasoma trimaculatum)

學       名:三斑麗體魚(Cichlasoma trimaculatum)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中美洲墨西哥至薩爾瓦多太平洋岸的淡水流域
體       長:約36.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魚類、昆蟲等為食
習       性:棲息在沙泥底質、植被生長且流動緩慢的溪流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其兩側的顏色綠色或黃色。男性也可能成熟時,長出了頸部駝峰 


(影片出處:aerometal

三斑雀鯛(Pomacentrus philippinus)

學       名:三斑雀鯛(Pomacentrus philippinus)
俗       名:厚殼仔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斯里蘭卡、安達曼海、台灣、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澳洲、菲律賓、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等海域
體       長:約12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腹生在時尚的藻類為主食
習       性:棲息在港灣內之砂石或碎礁海床上,通常在離岸較近的淺水處,幼魚及成魚皆一樣,喜獨居且有領域性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體黑褐色,各鰭顏色較淡但絕無黃色。在尾柄上側或背鰭末端有一圓形黑色鞍狀斑為其特徵。此一斑點在幼魚時有藍邊,同時又餘之背鰭後方鰭條上一有一同樣的眼狀斑,到成魚食此斑則消失不見。吻短而鈍圓。口中型;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下骨裸出,下緣具細的鋸齒,眶前骨與眶下骨間具缺刻;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4~15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14~15枚


(影片出處:ちゅらいゆひろし

三斑若無齒脂鯉(Pseudanos trimaculatus)

學       名:三斑若無齒脂鯉(Pseudanos trimacul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體       長:約15.7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植物為食
習       性:棲息在底中層水域,成群活動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身體有時候三四個深色斑點


(影片出處:Ivan Mikolji

三斑海豬魚(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學       名:三斑海豬魚(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太平洋西部和中部、北至日本、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
體       長:約27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習       性:常棲息於礁盤內淺水區、潟湖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本魚背部淡綠色至淡黃色,腹部白色,胸鰭基部有一黑色斑塊,尾柄有一黑斑,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0-11枚


(影片出處:ちゅらいゆひろし

三斑宅泥魚(Dascyllus trimaculatus)

學       名:三斑宅泥魚(Dascyllus trimaculatus)
俗       名:三斑圓雀鯛,厚殼仔、三點白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紅海、馬爾地夫、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台灣、中國、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澳洲、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馬里亞納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夏威夷群島、東加、萬那杜、諾魯等海域
體       長:約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藻類及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
習       性:幼魚常和海葵共生,其對海葵的刺細胞已有免疫,成魚則成群地在礁石突出處或大石塊附近活動。領域性極強,在警戒或交配時,體色會轉變成灰白色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呈圓形而側扁,幼體呈黑褐色,頭頂正中有一白色圓斑,體側在第七至第九背鰭棘下方的側線上亦有一珠白色圓斑。成魚體呈暗褐色,上述白斑則消失,背鰭鰭條後半部及胸鰭顏色淡,其他各鰭黑色。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小而呈圓錐狀,靠外緣之齒列漸大且齒端背側有不規則之絨毛帶。背鰭硬棘12枚、背鰭軟條14~16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14~15枚


(影片出處:Владимир Джерихов

三帶雙鋸魚(Amphiprion tricinctus)

學       名:三帶雙鋸魚(Amphiprion tricinc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馬紹爾群島海域
體       長:約12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習       性: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區,具有領域性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側扁,口小。體色由上半部的黑色逐漸向下變成橘色,背鰭、腹鰭及臀鰭為橘色,體具3條鑲黑邊白色橫帶。背鰭硬棘10-11枚;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3-14枚


(影片出處:Jordan Noe

三帶盾齒䲁(Aspidontus taeniatus)

學       名:三帶盾齒䲁(Aspidontus taeniatus)
俗       名:藍體盾齒䲁、狗鰷
棲  息 地分布非洲東岸、紅海及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日本、臺灣、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澳洲、土阿莫土群島、夏威夷、薩摩亞群島、聖誕島、可可群島、關島、新喀里多尼亞、斐濟、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東加、法屬波里尼西亞、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等海域,常見於岩礁及珊瑚礁淺水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關島和紐幾內亞
體       長:約1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管蟲和魚卵為食
習       性:棲息在潟湖、珊瑚礁或岩礁區,其體色模仿隆頭魚科的裂唇魚,以趁機偷襲其他魚類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延長,無鱗片。背鰭長,腹鰭喉位,體淡白色,具一條黑色縱帶,尾鰭圓形。背鰭硬棘10-12枚;背鰭軟條26-28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5-28枚


(影片出處:funseadiving さんのチャンネル

三尖齒岩非鯽(Petrotilapia tridentiger)

學       名:三尖齒岩非鯽(Petrotilapia tridentiger)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非洲馬拉威湖流域
體       長:約17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刮食岩石的藻類為食
習       性:棲息在岩石底質水域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有著三尖齒與大的嘴,藍或黃身體


(影片出處:1Barre1's channel

七帶隱麗魚(Cryptoheros septemfasciatus)

學       名:七帶隱麗魚(Cryptoheros septemfasci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中美洲哥斯大黎加大西洋岸的淡水流域
體       長:約1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藻類、水生昆蟲、植物等為食
習       性:棲息在溪流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男性通常比女性大。 兩性通常具有沿每側6豎條。 女性有一個黑點或單眼在背鰭 ,其通常包圍金屬著色


(影片出處:Bijn Bollaert

原鰭魚(Protopterus annectens)

學       名:原鰭魚(Protopterus annectens)
俗       名:鈍吻肺魚
棲  息 地分佈於非洲西部及中部的溪流或湖泊
體       長:約10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棲息在湖沼地及水草叢生的河流,三角洲地帶,當旱季來臨時,會作繭夏眠,性情暴躁,雨季為其繁殖期,卵由雄魚負責守護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眼睛細小。身體如鰻魚般,長度是頭部直徑的9至15倍。它們有一對很長及呈絲狀的鰭。胸鰭及臀鰭的長度分別是頭部的3倍及2倍。在胸鰭上及鰭裂後有3個外鰓。它們有34至37對肋骨。皮膚上有擺線狀的鱗片。它們的背部呈橄欖色或褐色,腹部較為淺色,背部及鰭上有黑色或褐色的大斑點


(影片出處:Michel LaQuenelle

印度絲鰺(Alectis indicus)

學       名:印度絲鰺(Alectis indicus)
俗       名:又稱長吻絲鰺、印度白鬚鰺,為銅鏡魽仔、大花串、鬚甘
棲  息 地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印度、馬爾地夫、日本、台灣、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澳洲、索羅門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斐濟群島、諾魯、馬里亞納群島、夏威夷群島、馬紹爾群島等海域
體       長:約16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捕食在濁水中大量孳生的糠蝦
習       性:幼魚游泳力弱,容易受海流推送,有進入港內、防波堤之可能,因此常被釣獲,或被潛水伕撈取賣給觀賞魚店。每當豪雨過後,沿岸的沙質海灘水質混濁,本魚常會聚集靠岸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眼緣到嘴的距離大於眼的直徑約有2倍,頭部輪廓不論老幼均明顯突出。第一背鰭有硬棘6枚,於體長約至30公分以後,第一背鰭即消失不見;第二背鰭有軟條17至18枚,前9枚軟條均呈長絲狀延長,體長30公分的中型魚,絲狀延長可達60至80公分;臀鰭有硬棘2枚,成長後消失,軟條16至17枚;胸鰭或臀鰭的前3至6枚軟條,亦有延長的現象。老成魚各鰭的絲狀延長會消失


(影片出處:aquatich

丁鱖(Tinca tinca)

學       名:丁鱖(Tinca tinca)
俗       名:
棲  息 地分佈於歐亞大陸(西起不列顛群島,東至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以至貝加爾湖)
體       長:約7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連根拔起的方法食用水底的藻類和無脊椎動物
習       性:通常生活在水流緩慢的淡水中,特別是湖泊和河流下游,此魚最常見於以黏土和泥為基底、植物豐富的平靜水域,少見於多石清澈的水域,而在快速流動的溪流裡根本就不能發現其蹤跡。能容忍含氧量低的水,甚至是鯉魚不能生存的水域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班碩大,與鯉魚相似。橄欖綠色,背較深,腹接近金黃色。尾鰭不分叉,其他鰭則呈圓形。口頗窄,咀兩角有各一條小觸鬚,但多數體型就小得多。眼小,橙紅色。兩性異形不明顯,除了雌魚比雄魚腹部更為凸出。雄魚腹鰭的外輻肋似乎也更粗壯扁平,鱗細,且深藏於厚皮下,使其如鰻魚光滑。西方相傳有病的魚以身體磨擦之皆可治癒,由此得到醫生魚的別名


(影片出處:Rostislav Štefánek

合鰓魚(Synbranchus marmoratus)

學       名:合鰓魚(Synbranchus marmor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墨西哥至阿根廷北部淡水流域
體       長:約15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像甲殼類 , 軟體動物和魚
習       性:棲息在溪流、沼澤、池塘、稻田等混濁水域,會掘洞而居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缺乏胸鰭和腹鰭,長條型


(影片出處:Projeto Floresta Sustentável

短吻紅斑吻鰕虎魚(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學       名:短吻紅斑吻鰕虎魚(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俗       名:短吻紅斑吻鰕虎
棲  息 地僅分布於臺灣地區
體       長:約3.4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蝦等
習       性:棲息在石礫底質的河川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延長,圓鈍而後方側扁,頭大,吻部寬鈍,眼小而高,眼間距較寬,眼後頭長大於頭長的1/2。體被櫛鱗,頰部及鰓蓋皆裸出,背鰭2個,雄魚第一背鰭以第二或第三棘最長,略延長呈絲狀,尾鰭圓形。體色為黃棕色,身上密布紅色或紅褐色細小斑點。吻部、頰部皆有紅色或橘紅色斑點。雄魚第一背鰭前方鰭膜具有藍黑色斑點,第二背鰭及尾鰭有3至7列紅色或紅褐色斑點,胸鰭基部具有2列垂直排列之紅斑


(影片出處:Bob Mehen

溪吻鰕虎魚(Rhinogobius duospilus)

學       名:溪吻鰕虎魚(Rhinogobius duospilus)
俗       名:溪櫛鰕虎魚,伍氏吻鰕虎魚
棲  息 地分布於中國廣東(東江,西江,北江,珠江,漠陽江,漸江水系)和海南,香港新界水系,越南(曾於1998年在廣寧省和於1999年在北越的Lo River流域發現)。本種的模式產地為香港新界
體       長:約4.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食用幼蟲或其他類似的生物
習       性:在山洞裡產卵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背棘7; 背的軟條8-9; 肛門刺1,肛門 軟條 6 - 7;脊椎骨27。縱向秤系列30-32


(影片出處:YPOC1337

南台吻鰕虎魚(Rhinogobius nantaiensis)

學       名:南台吻鰕虎魚(Rhinogobius nantaiensis)
俗       名:
棲  息 地僅分布於臺灣南部地區
體       長:約6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蝦等
習       性:棲息在石礫底質的河川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本魚體延長,圓鈍而後方側扁,頭大,吻部寬鈍,雄魚吻部明顯長於雌魚,眼小而高。口裂大,向後斜下延伸至眼前緣垂線下方,體被櫛鱗,頰部及鰓蓋皆裸出,背鰭2個,雄魚第一背鰭以第二或第三棘最長,略延長呈絲狀,尾鰭圓形。體色灰褐色,體側各鱗片基部有較深的斑點,體側中央有一列灰黑色斑。頰部及鰓蓋具有橘紅色或紅色斑點,胸鰭基部上方有黑褐色斑,下方具有2裂紅棕色垂直弧形紋


(影片出處:Jutta Bauer

大西洋棘白鯧(Chaetodipterus faber)

學       名:大西洋棘白鯧(Chaetodipterus faber)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西大西洋區,從美國麻州至巴西海域
體       長:約91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甲殼類、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等為食
習       性:棲息在水淺的沙底質海域或紅樹林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呈菱形而側扁,吻鈍,體側具數條黑色垂直條紋,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21-24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7-18枚


(影片出處:VideotecaFaunaPR

印尼燕魚(Platax batavianus)

學       名:印尼燕魚(Platax batavianus)
俗       名:萬隆燕魚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馬達加斯加、泰國、台灣、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尼、澳洲等海域
體       長:約6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習       性:幼魚棲息於較淺的沿岸海域,成魚則生活於較深的珊瑚礁或岩礁區,多獨行,偶爾成雙或小群出現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極側扁,呈菱形,頭部陡斜,口小而圓鈍。成魚體呈銀色, 魚鰭暗色的。稚魚體黑色, 背鰭和腹鰭皆延長呈鐮刀狀,體側具3條黑色橫帶。亞成魚體呈褐色,有黑色的來自後頸的橫帶, 在眼之上到來自背鰭起點的胸與另外黑色的橫帶, 在胸鰭之上對腹鰭,胸鰭與腹鰭深褐色或黑色。成魚的吻輪廓凹曲, 有突出的在眼之間的多骨膨脹。 頜部有條紋細長且平的三尖齒, 中央的尖頭3到4個倍側部尖頭。犛骨有一條強齒的條紋, 顎骨無齒。在下頜的兩邊上的五個孔。前鰓蓋骨平滑,鰓蓋沒有棘,背鰭硬棘6-7枚;背鰭軟條28-3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9-23枚


(影片出處:Eunjae Im

凹吻鮃(Bothus mancus)

學       名:凹吻鮃(Bothus mancus)
俗       名:蒙鮃,比目魚、扁魚、蒙鰈、殘鮃、異鱗鮃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的熱帶水域,包括西達模里西斯、馬爾地夫群島、南達大赫的島、東達中美洲可可斯群島、北達日本南部以及台灣屏東到西沙群島等,屬於熱帶暖水性底層海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南太平洋塔希提或大海地島
體       長:約4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習       性:棲息於珊瑚礁海域的礁沙混合區,將魚體埋於沙中,活動力差。仔稚魚期行浮游生活,身體左右對稱,隨成長而變態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極側扁,呈卵圓形;口小,雙眼位於左側,兩眼間距寬且眼前無棘。體色隨環境而改變,大致上呈棕褐色,具有許多美麗的圓形花斑,魚體中後具三角形大斑。雄魚的胸鰭鰭條延長,有時達尾部,背鰭軟條96至104枚;臀鰭軟條74至81枚


(影片出處:chrisnoumea1

二帶副緋鯉(Parupeneus bifasciatus)

學       名:二帶副緋鯉(Parupeneus bifasciatus)
俗       名:三帶副緋鯉,秋姑、鬚哥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波斯灣、亞丁灣、馬爾地夫、葛摩、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安達曼海、泰國、菲律賓、印尼、中國南海、東海、日本、台灣、越南、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澳洲、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諾魯、斐濟群島、東加、吉里巴斯、吐瓦魯、萬納杜、法屬波里尼西亞、墨西哥、加拉巴哥群島、厄瓜多等海域。屬於熱帶和亞熱帶近岸底層魚類
體       長:約3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多毛類、甲殼類為食
習       性:常可在礁湖或向海礁坡發現單獨或三五成群地活動。幼魚較常在礁台上遊走,而成魚則在礁石外緣活動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為黃色,腹部顏色較淡,體側具3條黑色寬橫帶,橫帶皆只達體側中央,它們分別在第一背鰭、第二背鰭下方及尾柄處。另其眼眶四周顏色較深,觸鬚黑褐色,尾鰭分叉,上下葉寬,背鰭兩個。背鰭硬棘共8枚、軟條共9枚;臀鰭硬棘1枚、軟條7枚


(影片出處:ちゅらいゆひろし

小鱗波曼石首魚(Boesemania microlepis)

學       名:小鱗波曼石首魚(Boesemania microlepi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亞洲泰國至蘇門答臘的淡水流域
體       長:約10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甲殼類及魚類為食
習       性:棲息在大型河川,會發出叫聲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具有銀色的身體


(影片出處:Simon Somsak2

帶鱧(Channa lucius)

學       名:帶鱧(Channa luci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亞洲泰國至印尼的淡水流域
體       長:約4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魚類、甲類等為食
習       性:棲息在植被生長、水流動緩慢的溪流、湖泊、水庫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本魚頭部與軀幹有從尾鰭的吻尖到中央延續的 2條顯著的斑紋,背鰭軟條37-41枚,臀鰭軟條25-30枚


(影片出處:Simon Somsak2

何氏細鬚魮(Leptobarbus hoevenii)

學       名:何氏細鬚魮(Leptobarbus hoevenii)
俗       名:栗色鯊
棲  息 地分布於泰國、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婆羅洲的溪流
體       長:約10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魚、水草
習       性:棲息在流動河川與溪流了與季節性地的洪泛區上。具洄遊性,每年1、2月向河川上游洄遊;而6、7月向下游的遷移時成群巡遊,性情溫和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本魚銀河色的腹側在側線以上有黃綠色的色澤。幼魚從頭到尾有一條黑色斑紋,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褪去。腹鰭和尾鰭呈紅色,紅色尾鰭叉面有黑邊,背鰭基本上是無色的。背鰭軟條9枚;臀鰭軟條8枚


(影片出處:Simon Somsak2

梳蘿魚 (Apogon margaritophorus)

學       名:梳蘿魚(Apogon margaritophorus)
俗       名: 格仔梳蘿魚,瑪格麗塔梳蘿魚
棲  息 地印度尼西亞的地區
體       長:約6.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在淺水的珊瑚礁周圍發現潟湖和庇護港灣。 在小團體,通常躲在附近的長脊海膽或大海葵在海草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圓潤的腹部和一個尖臉。 他們的身體是珍珠白與不同的顏色從銅色調的大膽橙紅色橫條紋。 在他們的身體的中心,兩條水平線與短豎條給他們一個非常獨特的外觀相連

(影片出處:qtykity

古巴雀鱔(Atractosteus tristoechus)

學       名:古巴雀鱔(Atractosteus tristoech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古巴及附近的青年島
體       長:約20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甲殼類、魚類甚至海鳥為食
習       性:棲息於水質清澈的河川、湖泊或半鹹水區,繁殖期為春季及夏季,雌魚每次產約400顆綠色的附著卵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延長成圓柱形,吻及下顎非常寬且頰部具有小骨,身體及頭部無花紋,體色為褐色並帶有綠色光澤。幼魚尾鰭根部具有淡色縱紋。成魚各魚鰭具有淺黑色花紋


(影片出處:AcquariShop

倫氏阿南魚(Anampses lennardi)

學       名:倫氏阿南魚(Anampses lennardi)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北部海域
體       長:約28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無脊椎動物為食,體色隨年齡而變化
習       性:棲息在水深約24公尺的珊瑚礁或礁石區,常成對出現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長形,側扁。口小;唇稍厚,內側具縐褶;上下頜前方各有一對向前伸出門狀齒,扁平而有切截緣。體被大或中大鱗。雌魚體色為藍色底,群身具有相連或部相連的黃色縱斑或縱條紋,尾鰭黃色。雄魚前半部體色為褐色,後半部為藍色,額部黃色,胸鰭基底上部及鰓蓋部分為黑色,胸鰭為黃色,各鱗片具淡藍色邊緣,背鰭及臀鰭藍黃相間


(影片出處:Michael Stern

中國管口魚(Aulostomus chinensis)

學       名:中國管口魚(Aulostomus chinensis)
俗       名:中華管口魚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留尼旺、模里西斯、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印度、中國、臺灣、日本、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澳洲、可可群島、薩摩亞群島、關島、馬紹爾群島、帛琉、紐西蘭、庫克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斐濟、復活節島、厄瓜多、哥倫比亞、加拉巴哥群島、巴拿馬、夏威夷群島等海域
體       長:約8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咽管狀吻部吸食小魚或甲殼類
習       性:棲息於珊瑚礁區,會以靜止的頭下尾上倒立姿勢,擬態成柳珊瑚或海鞭,以混淆敵人。游泳緩慢,常依附於大魚身旁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魚體呈長桿狀,吻延長呈管狀,下頷有一對鬚。體被細小櫛鱗,體色隨環境變化,從黃色至橘紅或棕色。背鰭與臀鰭相對稱,尾鰭菱形。背鰭硬棘 8-12枚;背鰭軟條24-27枚;臀鰭軟條26-29枚


(影片出處:Cédric Loury

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

學       名: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韓國、日本、臺灣至南中國海
體       長:約103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習       性:主要棲息於沿岸及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暗灰褐色,體有許多環紋及小暗點,側線直走部中央及前部上下各具一約略等大於眼徑之暗斑;盲側灰白色 


(影片出處:Sasuke Tsujita

椰子蟹(Birgus latro)

學       名:椰子蟹(Birgus latro)
俗       名:八卦蟹。有人稱椰子蟹為強盜蟹
棲  息 地多數出現於熱帶地區海岸與部分亞熱帶群島海岸,通常在日本南方的伊豆群島與琉球群島中可發現到。而台灣如東海岸、綠島、蘭嶼(達悟語:Tatos)及恆春半島等地分佈最多。另外世界上其它地方如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島嶼亦有分佈
體       長:約40公分
重       量:約6公斤
壽       命:總壽命可以超過60年
食       物:食地瓜、椰子、木瓜和花生
習       性:椰子蟹善於爬樹,能爬到樹頂覓食。眾所皆知,牠們是一種寄居蟹,能用鉗子弄破椰子的外殼,以吃其中的椰子果肉,並因以為其名。喜愛在海中潤濕鰓或繁殖,白天常躲藏於海邊陰涼的樹林、石頭及珊瑚礁之下,晚間才出沒覓食。椰子蟹會爬樹,用鰓呼吸。椰子蟹是卵生動物,於海水中孵化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像所有的十足類 ,分成一個前部( 頭胸部 ),其中有10 的腿 ,和一個腹部 。 最前面的兩條腿有大螯蝦前肢 (爪),用左手比右邊大。接下來的兩對,與其他寄居蟹,有規模,有實力走路腿尖頭,這讓椰子螃蟹爬上垂直或懸垂面。第四一雙美腿是小鑷子樣的螯蝦前肢結束,讓年輕的椰子蟹夾住一個殼或椰子殼進行保護的內部; 大人使用此對散步和爬山。 最後的一對腿部的非常小,並且被用於由女性傾向於它們的卵,並通過在配合的男性。 這最後一對腿部的通常的內部保持甲殼 ,在含有呼吸器官的空腔。 有一個在不同的島嶼,從橙紅色發現紫藍動物之間的顏色有些區別;在大多數地區,藍色是主要的顏色


(影片出處:ちゅらいゆひろし

堪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學       名:堪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俗       名:阿拉斯加帝王蟹、鱈場蟹
棲  息 地自然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一帶
體       長:約28公分,腳部全部展開可達1.8公尺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喜歡在較低的溫度,但可以繼續穩定的生命週期在氣溫回暖。 在它可以活的深度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們是在什麼階段,他們的生命週期; 剛出生的螃蟹( 幼蟲 )停留在比較淺的水域那裡有充足的食物和保護他們的生存。 通常在兩歲之後,螃蟹向下移動到水深20-50米(66-164英尺),並採取在所謂的結莢的一部分; 數百名蟹走到一起緊張,高度集中的群體。 成蟹被發現通常大於200m倒在潮間帶的沙和泥濘的領域。 他們在冬季/早春遷移到交配較淺的深度,但大半生都花在了深水他們養活。 最後的附屬物用於交配。 雄性的最後兩個附加物被用於傳播精囊以上的雌性生殖器開口,以及女性的附加 ​​物被用在精囊的擴散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有暗紅色的身體和的特徵是具有一扇形的尾巴。 帝王蟹有5套附屬物,前兩個是鉗,右邊是通常較大,然後在左邊


(影片出處:Aquatic World

皮尤吉特灣王蟹(Lopholithodes mandtii)

學       名:皮尤吉特灣王蟹(Lopholithodes mandtii)
俗       名:
棲  息 地分佈在北美洲由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對出太平洋海岸
體       長:約3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已被觀察到吃海葵
習       性:棲息在岩石地區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成年呈橙色、紅色及紫色


(影片出處:Szymon Dembowy

銹斑蟳(Charybdis feriatus)

學       名:銹斑蟳(Charybdis feriatus)
俗       名:花蟹、火燒公、十字蟹、「花蠘仔」
棲  息 地分布於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坦尚尼亞、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台灣以及中國的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體       長:約16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生活環境為海水,多棲息於近岸淺海底或珊瑚礁盤的淺水中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頭胸甲為橘紅色至紅褐色及暗褐色的對稱粗條斑紋,中央有明顯的黃色十字架狀斑紋,但幼蟹的十字紋並不明顯。螯腳紅色並布有黃色至乳白色的斑紋,並帶有棕黑色和白色的斑點,兩指前端為深啡色。步腳為橘紅色參雜深棕色及白色的斑點


(影片出處:Eng-Wah Khoo

鋸緣青蟹(Scylla serrata)

學       名:鋸緣青蟹(Scylla serrata)
俗       名:蝤蛑、蝤蝥、青蟹、黃甲蟹。在台灣雄性、未受精的雌性、受精後的雌性鋸緣青蟹又分別稱為「菜蟳」、「處女蟳」、「紅蟳」
棲  息 地分布於從日本、台灣、菲律賓、夏威夷、澳大利亞到東、南非、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以及中國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地
體       長:約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主要生活在近岸或河口附近以及溫暖而鹽度較低的淺海。產卵盛期在5~7月間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頭胸甲光滑,分區不明,頸溝明顯,中鰓區具橫行隆脊。額具4齒,同大。前側緣列生9齒,末齒小於前面各齒,指向前側方,兩側第8齒間距為甲寬最大處。第四步足寬扁呈泳腳狀,體呈青褐色


(影片出處:Soumendra Nath Thakur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學       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日本、朝鮮、馬來群島、紅海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半島、渤海灣、遼東半島等地,
體       長:約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生活環境為海水,常生活於10-30米的沙泥或沙質海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0至-10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頭胸甲寬大,兩側具有長棘,略呈梭形;暗紫色,有青白色雲斑;蟹足長大,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槳,適合於游泳


(影片出處:takahashi taiyou

遠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

學       名:遠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
俗       名:俗稱市仔(蠘仔)、花腳市仔(花跤蠘仔)、沙蟹等
棲  息 地分布於日本、塔希提、菲律賓、澳大利亞、泰國、馬來群島、東非、台灣本島、澎湖群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地
體       長:約2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如雙殼類,魚類
習       性:常生活於水深10-30米的泥質或沙質海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0至-10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雄性亮藍色的顏色有白色斑點,並與典型長的螯足 ,而雌性有一個愚鈍綠色/褐色,有一個更全面的甲殼


(影片出處:CAT MOK

小藍蟹(Callinectes similis)

學       名:小藍蟹(Callinectes similis)
俗       名:
棲  息 地分佈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及由美國至哥倫比亞的墨西哥灣
體       長:公蟹可以闊達12.2公分,雌蟹則闊9.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吃植物、魚類、多毛類、其他甲殼類如北褐蝦、軟體動物如侏儒蛤、及碎屑
習       性:棲息在沼澤及河口,在海灣中數量最多。它們只限於不少於15‰鹽度的環境,而溫度也會影響繁殖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小藍蟹的甲殼上有6隻牙齒,而藍蟹的只有兩隻。最後的步足扁平,適合游泳


(影片出處:donyaquick

藍蟹(Callinectes sapidus)

學       名:藍蟹(Callinectes sapidus)
俗       名:青蟹或美味優游蟹
棲  息 地分佈在西大西洋、澳洲的南印度洋、中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及墨西哥灣
體       長:約23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同時會吃植物及動物。藍蟹一般會吃雙殼綱、環節動物、小魚、植物及任何可以吃的東西,如腐屍、其他藍蟹及垃圾
習       性:切薩皮克灣的藍蟹會有季節性的遷徙。在交配後,雌蟹會遷徙到切薩皮克灣南部,將從雄蟹得來的精子令卵子受精。於11月或12月,雌蟹會排出卵子。幼體孵化後會在灣口漂浮4-5星期,幼蟹接著會回到灣內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藍蟹可以從其腹部來分辨雄性及雌性。雄蟹的圍邊長而窄,雌性的則闊及圓,藍蟹殼上的藍色源自多種色素,包括α蝦青蟹白。α蝦青蟹白與紅色的蝦紅素相互作用會產生藍綠色。當藍蟹被烹煮時,其α蝦青蟹白被分解,只餘下蝦紅素,故會變成紅橙色


(影片出處:Redgoalie

旭蟹(Ranina ranina)

學       名:旭蟹(Ranina ranina)
俗       名:海臭蟲、蝦蛄頭,又其外形似青蛙,也有蛙蟹、蛙形蟹、加菲蟹(因形像加菲貓)、倒退嚕(閩南語)等之稱
棲  息 地分布於日本、澳大利亞的東部、斯里蘭卡、東非和南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等地
體       長:約1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小型底棲魚類
習       性:步足演化為槳狀,以利其挖掘或於水中游泳。主要分布在大洋的砂質底。行走時以尾殼方向倒著走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色呈橘紅色,螯巨大而扁平。體軀分大主殼、及小尾殼兩部分。共有5對足,為1對前螯、4對槳狀步足。而步足演化為槳狀。母旭蟹尾殼大,而公旭蟹尾殼小


(影片出處:Marcus E

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

學       名: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
俗       名:
棲  息 地生活在日本岩手縣至台灣東北角以外的太平洋
體       長:最大的樣本腿展開後長4.2公尺、體長38公分,重20公斤,壽命達100年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鯊魚、盲鰻、螃蟹、各種魚類為食物
習       性:渡群體生活,並以螯勾倒對手決定地位高低。領袖擁有在石頭上休息的權利,但清醒時會站得最高,如果有其他蟹站得比它高,領袖會將牠踩低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深橙色,有十長肢,上有白斑,前兩肢發展成螯。兩隻複眼長在身體前方,之間有兩根棘刺


(影片出處:maxtc

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學       名: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俗       名:上海毛蟹,大閘蟹或河蟹
棲  息 地主要生長在朝鮮半島至中國福建沿海河口地區
體       長:約3~1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雖然絨螯蟹在淡水中度過大部分生命,但它們必須回到海中繁殖。在生命第四或第五年,牠們遷徙至下游,在有潮汐的江河口達到性成熟期。交配後,雌性繼續游向海的方向,在更深的水中過冬。在春天牠們回到鹹水中產卵。孵化出的幼蟹,遷向上游進入淡水,至此完成一個生命循環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這一物種的特徵是爪子上的密集的絨毛。蟹體大小大致和兒童的手掌相當


(影片出處:warre116

首長黃道蟹(Cancer magister)

學       名:首長黃道蟹(Cancer magister)
俗       名:鄧傑內斯蟹、鄧金斯螃蟹、唐金蟹、黃金蟹或鄧津蟹、美國華人一般將牠稱為溫哥華大蟹
棲  息 地棲息於從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到美國加州的聖塔克魯茲
體       長:約25公分,但通常直徑小於20公分
重       量:大部分的重量為680公克至1.4公斤
壽       命:不詳
食       物:它的主要食物包括蚌類、小型甲殼類動物和小魚,但它也可以腐食為生
習       性:在受到天敵威脅時,它可完全藏於沙中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蟹殼背部呈淡紅至棕色,有些前面有紫色斑 點,下腹為白色至淡橘色,蟹鉗為白色,最後尾節尖端呈圓形


(影片出處:fourgotten

普通黃道蟹(Cancer pagurus)

學       名:普通黃道蟹(Cancer pagurus)
俗       名:
棲  息 地是分佈在北海、北大西洋及地中海
體       長:約25公分
重       量:約3公斤
壽       命:不詳
食       物:一般吃底棲帶的動物,如甲殼類及軟體動物
習       性:它們經常會躲在石縫及岩穴間,有時也會走在開放的地方。較為細小的個體會住在海濱帶的岩石下。它們強壯的鉗可以打碎甲殼及螺殼。雄蟹對其他雄蟹是帶有極度攻擊性的,甚至會互相撕殺。雄蟹會按照同類的鉗來辨別性別,因雌蟹的鉗較為細小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它們的體型粗壯,呈紅褐色,甲殼呈圓形,鉗端黑色


(影片出處:AquatekVision

斑紋黃道蟹(Cancer irroratus)

學       名:斑紋黃道蟹(Cancer irroratus)
俗       名:
棲  息 地它們分佈在北美洲東岸,由拉布拉多至佛羅里達州
體       長:約13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不詳
習       性:它們棲息在非常淺水區,有時甚至會在內陸出現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每隻眼睛側的甲殼邊都有9顆鋸齒。顏色及大小都與北黃道蟹相似,但它們的鋸齒較大


(影片出處:dlindeman

奧斯塔歐洲螯蝦(Astacus astacus)

學       名:奧斯塔歐洲螯蝦(Astacus astacus)
俗       名:北歐螯蝦
棲  息 地分佈在由法國經中歐至巴爾幹半島,北至不列顛群島、斯堪的納維亞、前蘇聯西部的地區
體       長:約雄蝦可以長達16公分,雌蝦則長12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吃蠕蟲、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及植物
習       性:奧斯塔歐洲螫蝦是夜間活動的,日間會留在巢穴中休息。它們要3-4歲經過多次脫殼後才達至性成熟,並於10月至11月間繁殖。卵會附在雌蝦的腹足,到了翌年5月就會孵化。它們主要的天敵是貂、鰻、鱸魚、白斑狗魚、水獺及麝鼠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由於幼體與成體之體色相差極大,因此無法以體色鑑定


(影片出處:Detlev Helmerich

蒙特蘇侏儒螯蝦(Cambarellus montezumae)

學       名:蒙特蘇侏儒螯蝦(Cambarellus montezumae)
俗       名:
棲  息 地泛生活於橫跨墨西哥南部廣泛地區,從哈利斯科州的查帕拉湖到普埃布拉州的火山口湖
體       長:約4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1~2年
食       物:水草等
習       性:不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啡紅色至紅橘色不等尤其以藍色型最為稀少


(影片出處:Cinghialo

挪威海螯蝦(Nephrops norvegicus)

學       名:挪威海螯蝦(Nephrops norvegicus)
俗       名:
棲  息 地主要分布於東大西洋海域,北至挪威及冰島之間的挪威海海域,南至葡萄牙對開海域均能找到牠們的蹤影。在地中海一帶,挪威海螯蝦並不常見唯獨於亞得里亞海北部海域,才是挪威海螯蝦的活躍地帶
體       長:約24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的食糧是海裡的蟲類及魚類
習       性:不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身型幼細,雙鉗修長,呈橙色或粉紅色


(影片出處:rha h

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

學       名: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
俗       名:波士頓龍蝦
棲  息 地分布於大西洋的北美洲海岸,特別是加拿大海洋省份、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美國緬因州和麻薩諸塞州
體       長:約20~60公分
重       量:約 0.5 ~ 4 公斤;但根據金氏世界記錄,最大的重達20.14公斤,全長從尾部到大螯尖端為1.06公尺
壽       命:一般相信此種螯龍蝦可以活超過50年,如果沒有污染和捕撈,還能活得更久。2009年,有漁民在加拿大海域撈上一隻9公斤的螯龍蝦。由於它的年齡和體重成比例,人們推算這隻螯龍蝦已經有140歲了!後來,人們將它命名為「喬治」,將其放生
食       物:以魚類、其他小型甲殼類及貝類為食,偶爾也會吃海中植物
習       性:生活於淺海的岩礁中或在沙礫底挖孔生活。美洲螯龍蝦只能在脫殼後的短暫時間進行交配。在幼年時一年約脫殼2 ~ 3 次,成年後 (4 ~ 7歲) 一年約脫殼一次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色正常為橄欖綠或綠褐色,橘色、紅褐色或黑色的個體也不難見到,但約200萬分之一為藍色;黃色變異更罕見,出現機率約3000萬分之一。和龍蝦(Palinuridae)最大的不同是:第一步足為一對大螯,一側的螯稍大於另一側。體表光滑,觸角較細


(影片出處:Sasuke Tsujita

天鵝龍蝦(Panulirus cygnus)

學       名:天鵝龍蝦(Panulirus cygn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佈在澳洲西部
體       長:約8~10公分
重       量:約5.5公斤
壽       命:不詳
食       物:小魚等
習       性:分佈在西澳洲的海岸,由哈梅林灣(Hamelin Bay)至西北角(North West Cape)與豪特曼群礁(Houtman Abrolhos)等島嶼。幼體會在海草坪成長,並由西澳洲遷徙至較深的海洋及珊瑚礁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天鵝龍蝦有5對腳,雌蝦的第5對腳有爪,在口部有6對較為細小的腳。眼睛由眼柄支撐。它們的顏色呈褐紫色至較淡色。外骨骼是分節的,會隨著長大而脫殼


(影片出處:Tarou Yamada

斷溝龍蝦(Panulirus interruptus)

學       名:斷溝龍蝦(Panulirus interruptus)
俗       名:
棲  息 地分佈在由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灣(Monterey Bay)至墨西哥特萬特佩克灣(Gulf of Tehuantepec)的東太平洋
體       長:約3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吃海膽、蛤蜊、蚌及蠕蟲
習       性:雌蝦可以懷有達68萬顆卵,卵須10星期就可以孵化出扁平的葉狀幼體。幼體在變態前會吃浮游生物。成體是夜間活動及會遷徙的,棲息在水深達65米的岩石。斷溝龍蝦會被多種魚類、八爪魚及水獺所吃,但它們可以用觸鬚所發出的巨大聲音來保護自己。在美國及墨西哥,斷溝龍蝦都是商業及娛樂的重要漁獲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呈紅褐色,足上有刺,有一對很大的觸鬚,但沒有大鉗。它們的特徵是尾巴上有一些中斷的凹槽


(影片出處:CDFW

草蝦(Penaeus monodon)

學       名:草蝦(Penaeus monodon)
俗       名:斑節對蝦
棲  息 地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東至日本海、西至非洲西海岸和阿拉伯半島、南至澳大利亞
體       長:雌性個體最長可達33公分,不過一般只有25~30公分長,雄性個體較小長達20~25公分
重       量:雌性個體約重200~320克,雄性個體較小重100~170克
壽       命:不詳
食       物:魚等
習       性:不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額角後脊延伸至頭胸甲後緣,額角側溝淺,至第一額後齒下方或前下方處即消失,肝溝與頭胸甲背緣平行,第五步足無外肢,尾柄側緣無刺。身體暗綠色,覆背土黃色及有黑褐色橫帶,步足與腹肢有藍色和黃色的橫斑,第二觸角鞭主要為黑綠色,尾肢後半部紅色、藍色及黑褐色。稚蝦之形態與成蝦相似,唯體較透明,顏色較淡


(影片出處:advanet

日本對蝦(Marsupenaeus japonicus)

學       名:日本對蝦(Marsupenaeus japonicus)
俗       名:花蝦、竹節蝦、花尾蝦、斑節蝦,在日本稱為車蝦
棲  息 地原生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灣與陸緣海,但也透過雷賽布遷移而到達地中海
體       長:約8~1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主要捕食對象為藻類、貝類、多毛類、小魚等
習       性:在波浪較小的海灣內的沙泥底棲息。主要活動在夜間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被藍褐色橫斑花紋,尾尖為鮮艷的藍色。額角微呈正彎弓形,上緣8~10齒,下緣1~2齒。第一觸角鞭甚短,短於頭胸甲的1/2。第一對步足無座節刺,雄蝦交接器中葉頂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長圓柱形。成熟蝦雌大於雄


(影片出處:SuiTube5

淡水長臂大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學       名:淡水長臂大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俗       名:泰國蝦、泰國長臂大蝦、羅氏沼蝦
棲  息 地分布極廣,原產地為印度、越南、泰國、新幾內亞、緬甸、馬來西亞與大洋洲西部,但之後因養殖而引入中國、日本、台灣、韓國、柬埔寨甚至夏威夷、加勒比等地,目前淡水長臂大蝦主要分布在亞洲與北美洲
體       長:25公分以內(目前已確定最大紀錄為身長32公分,重達六百公克)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此種是雜食性,並不會太強求食物的種類,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會攝食昆蟲、貝類、甲殼類、小魚、動物內臟,有時也會攝食水中植物,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但十分貪吃,雖然如此,淡水長臂大蝦還是較喜愛腥味較重的食物,例如:蝦米、肝臟
習       性:淡水長臂大蝦最適合生長於25~30℃的水溫下,如果水溫低於22℃成長率則會下降,若水溫高於33℃或低於18℃則會停止攝食,而長期在水溫12℃以下的溫度有死亡的可能,在水溫8℃以下則會凍斃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淡水長臂大蝦腹部有許多橘色斑塊,巨大的頭部與瘦長的身體呈強烈比例,上顎有12-14顆額齒,下顎則有6顆,而細長的藍色大螯上有細小的棘毛以及細毛,並是其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淡水長臂大蝦的體色通常為綠色或褐灰色,不過有些個體體色會稍偏藍一些

(影片出處:Ellugjuh

紅鰲螯蝦(Cherax destructor)

學       名:紅鰲螯蝦(Cherax destructor)
俗       名:澳洲淡水龍蝦,藍色多刺螯蝦
棲  息 地原產於大洋洲,在霍華德、雷諾茲河和阿德萊德河與多數大洋洲北部的河川都有發現,比同樣有名的克氏原螯蝦(美國螯蝦)體型更大、適應力更強
體       長:紅鰲螯蝦一般成年體型可以達到15公分以上,最大的紀錄為30公分,不過有些島上的種類體型更大(如:40公分),目前塔斯馬尼亞島的巨大型紅鰲螯蝦(體重重達3.6公斤和6公斤的超巨型個體就在這裡發現的),已因為濫捕,而列入瀕危物種(其他地區的紅鰲螯蝦依然是十分強勢的)。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食物從小魚到其他淡水蝦類都有,甚至有時會撿拾大型動物的腐屍,只要是大小不會太大的,牠甚麼都吃(包括水草)
習       性:紅鰲螯蝦要到性成熟期,只需6~8個月。紅鰲螯蝦卵的產量十分驚人,最高可達1000顆,與克氏原螯蝦一樣,會在母蝦的懷中,直到發育成蝦苗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紅鰲螯蝦沒有一定的體色,大多數是隨著環境而改變,通常為紅色或藍色,不過,在澳洲可以見到的體色純黑的紅鰲螯蝦。此種的大螯上有鉤子,可勾住獵物,在淡水龍蝦家族中是獨一無二的,此外,紅鰲螯蝦的甲殼上也有許多尖刺


(影片出處:Natcrayfish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

學       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
俗       名:美國螯蝦、路易斯安那州螯蝦,中國大陸稱小龍蝦,在中國北方某些地區被直接稱為「蝲蛄」
棲  息 地原產地為從墨西哥北部至佛羅里達州潘漢德爾的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以及美國內陸的伊利諾州、俄亥俄州,此物種也被引進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其他地區,克氏原螯蝦已經成為一種分布極其廣泛的外來入侵物種。在歐洲南部,克氏原螯蝦繁衍迅速,擠佔了歐洲本地奧斯塔歐洲螯蝦和巨石螯蝦的活動空間
體       長:約5.5公分到12公分不等
重       量:體重最重可超過50公克
壽       命:一般來說,可有五年壽命,儘管已知有部分個體在大自然存活超過六年。
食       物:不論活體甚至連未消化糞便或是動物屍體,都可成為其盤中飧
習       性:主要生活於溫暖的淡水水域,如流速緩慢的河流、沼澤、湖泊和稻田等。生長快速,可以忍受無水的旱季達4個月,此物種也可忍受微鹽的水體,這在淡水螯蝦中是很少見的。在溼季,此物種能在乾地橫跨數英里尋找棲息地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此物種顏色多變,目前穩定基因的顏色有藍螯,橘螯,白螯而原色物種


(影片出處:Christian Zeller

眼斑龍蝦(Panulirus argus)

學       名:眼斑龍蝦(Panulirus argus)
俗       名:
棲  息 地是棲息在西大西洋的礁堡及紅樹林
體       長:約一般長20公分,最長可達6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吃碎屑、植物、動物及魚類屍體
習       性:雌性眼斑龍蝦會在體外帶著卵並將之孵化。幼體出生時的體型很微少及可以自由游泳。經過幾次脫殼後,它們會走到海床及棲息在礁堡的洞穴或石縫間或紅樹林樹根之間。它們會脫殼來讓身體長大,新的外骨骼初時是柔軟的,及後會硬化。於此時,它們很易被掠食,故會先躲起來直至外骨骼完全堅硬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眼斑龍蝦的身體呈長圓柱狀,表面覆蓋著棘刺。在眼柄上有兩條大棘刺,彷彿是一對角。它們一般呈橄欖綠色或褐色,也有黃褐色至紅褐色。甲殼上散佈了黃色至奶白色斑點,腹部的斑點較大。它們沒有爪。第一對觸角幼長,呈黑色或深褐色,且是二支的。第二對觸角比身體還要長,覆蓋著向前的棘刺,底部較厚,有時有藍色點綴。腳上有藍色及黃色的橫紋。腹部體節光滑,中間有淺溝。每一對游泳足及尾葉都是黃色及黑色的


(影片出處:conservsyndicate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棘刺龍蝦(Palinurus elephas)

學       名:棘刺龍蝦(Palinurus elephas)
俗       名:
棲  息 地分布於地中海及東大西洋
體       長:成年體型可長到65公分以上,目前記錄中,最大型的棘刺龍蝦長達85公分以上,重達20公斤,並足足活了100年以上。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魚等
習       性:棘刺龍蝦會在海底排成一排,遷移到另一個棲地,最近,科學家才發現同類的眼班龍蝦,也有這種習性,並且是以地球磁場來辨別位置,以防迷路,同樣的,棘刺龍蝦也有與眼班龍蝦用同樣的方法,判斷精確位置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棘刺龍蝦的體色因年長程度而變化,成年的棘刺龍蝦的體色大部份是紅褐色或是藍綠色,若是老年棘刺龍蝦的體色就會偏向紅橘色(越年老,體色越紅)。棘刺龍蝦的背上有許多棘刺,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徵


(影片出處:Piero Mescalchin

大鱗大眼鯛(formosafishtaiwan)

學       名:大鱗大眼鯛(formosafishtaiwan)
俗       名:日本鋸大眼鯛,紅目鰱、紅目眶
棲  息 地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台灣、澳洲、菲律賓等海域
體       長:約20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以捕食底棲生物如蝦、蟹之幼生或貝類等為食
習       性:棲息於岩岸之深海海底,靠近海底游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體呈赤紅色,體甚高,顯然側扁,呈卵圓形。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短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鱗後緣棘弱而多;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30至36枚。幼魚體側有5條白色之垂直條紋,較帶間地色為狹,各鰭黑色,鱗片有短而寬之棘突。成魚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各鰭之末端有黑緣。背鰭具硬棘10棘,軟條11至12枚;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3枚,軟條9至10枚;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或等於頭長;尾鰭稍圓


(影片出處:formosafishtaiwan

日本龍蝦(Panulirus japonicus)

學       名:日本龍蝦(Panulirus japonicus)
俗       名:龍蝦、紅龍蝦
棲  息 地日太平洋西部水域中,日本和朝鮮海岸、東海,以及中國和台灣的海岸
體       長:約30公分,不過大多數僅達到25公分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魚等
習       性:棲息於淺水區,1至15米深度的岩石底部之間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統一的暗棕紅色的身體。 沒有蒼白的樂隊腹部體節胸足與一些狹窄的縱行偏黃。 沒有明顯的斑點


(影片出處:Won Chea

錦繡龍蝦(Panulirus ornatus)

學       名:錦繡龍蝦(Panulirus ornatus)
俗       名:龍蝦、山蝦、大和蝦、沙蝦
棲  息 地廣泛分布於日本、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種。生活在珊瑚外圍的斜面至較深的泥沙質地
體       長:約100公分以上
重       量:不詳
壽       命:不詳
食       物:魚類等
習       性:不詳
毒       性:不詳
身體特徵胸甲略呈圓筒狀,前緣具不同大小之刺。體表呈綠色而頭胸甲略為藍色,第二觸角柄藍色,發音器略為粉紅色,第一觸角和步足具顯眼之淡黃色及黑色環班,腹部各節包括尾柄的背中部皆具寬黑色橫帶。是龍蝦屬中體型最大者,最大體長可達100公分以上,因濫補常見為20-35公分


(影片出處:Kênh của aquafishviet